(画外音:终于又继续了……)

上海话作为吴方言的一个分支,保留了很多古音古字。由于很多古字在现代(常用)汉语中已不再使用甚至已经不存在,平时书面交流或记录时一般都用发音相近的现代汉字替代。我认为这是上海话难学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对于其他地方尤其是北方的同学来讲,上海话的发音和现代汉字几乎完全对不上……而另一方面,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这也催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尤其在年轻上海人的群体中,聊天工具、朋友圈、论坛里时不时会出现外地同学看着莫名其妙的汉字、词语组合或使用方式,比如:

1_pic

其中最常见的就要算“伐”了,可以用来替代所有的“么”,比如“好伐”、“可以伐”、“小菜烧了伐”等等

切入正题,但凡学习一门外语(或方言),数字的念法是肯定要先学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上海话里的数字。上海话中数字“零”到“十”的发音如下:

05410408558BE4DC6A0A40494EB24F56

呃……图里的音标不是国际音标,也不是汉语拼音,而是沪语注音音标(沪语拼音)。沪语拼音由沪语研究方面的泰斗钱乃荣教授发明。这里多说一点,钱教授对于沪语的整理、研究和推广的贡献可谓巨大。他将本只能口口相传无法书面化的沪语发音归纳整理为28个声母、41个韵母,以及阴平、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五个声调。之后在此基础上,其他学者一起努力,在去年(2015)制定了两套沪语拼音方案。这里就不展开了,也不逼大家学沪语拼音了(其实我也不会……),奉上本人亲自配音的示范

在这十一个数字中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数字:“二”和“六”

对于“二”,可以看到发音类似于“泥”。其实上海话中用得更多的是“两”,“几乎”在所有使用数字二的地方上海人都用“两”。这里说几乎,是因为在我印象中只有三种情况下会用“泥”,一个就是数数;另一个是对家里老二的昵称“阿泥头”;第三个,是在买面、买生煎的时候跟营业员说,“吾要泥两”(很显然,这里如果再用“两”就会变成“两两”了,好有逻辑~~)

另一个是“六”。听了我的示范有同学可能会觉得上海话里“六”的发音和普通话“陆”的发音很像。的确,在上海话里“六”和“陆”就是一个音。所以对于汉字里的大写数字,我猜北方的朋友当年在学的时候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会把“陆”作为“六”的大写,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这在我们的理解上完全没有障碍,因为“六、陆本来就是一个音啊”

最后再说一个数字,“廿”。这个字其他地方的同学可能只在原先的古文课文里或者农历日历上才会看见,读“念”,也知道这个字就是“二十”的意思,是个非常用字。但在上海话里“廿”是个常用字,因为上海话里压根就没有“二十”,只用“廿”。记得小时候还开玩笑说,上海人跟外地人比赛数数,从二十开始就肯定是我们赢了,因为我们数起来是“廿一,廿泥,廿三,廿四……”